中醫是如何看待白癜風的(中藥是怎么內服外用治療白癜風的)

摘要:   中醫稱為“白癜”“白駁”或“白駁風”。雖然說,白癜風是種常見的、頑固性皮膚病,不會危及生命,但是有損形象,給人帶來精神上的痛苦。  中醫就白癜風病,早在醫方帛書《五十二病方》上...

  中醫稱為“白癜”“白駁”或“白駁風”。雖然說,白癜風是種常見的、頑固性皮膚病,不會危及生命,但是有損形象,給人帶來精神上的痛苦。

  中醫就白癜風病,早在醫方帛書《五十二病方》上就有中以"白處"命名。此后,還有稱“白癜”, “白駁”,“白駁風”之說。在漢代《華佗神醫秘傳》,晉代葛洪著 《肘后備急方》,南北朝我國最早外科專著《劉涓子鬼遺方》,開始有對白癜風多種外治方法的記載。

  中醫認為,白癜風的發病,是機體內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由于人體血熱或體熱,外受風、受潮濕,風濕侵入肌膚,導致局部氣血失調,經絡不通,血不榮膚,氣滯,毛孔閉塞,從而形成白癜風。引發白癜風疾病的外因很多,據臨床觀察,白癜風發病前,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過:夏季手腳發熱,睡眠時嚴重;多汗;睡眠不好;工作、生活或學習壓力大;經歷重大不幸或磨難;長期接觸潮濕的環境;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汗后受風;飲食搭配不合理;受過外傷;過食腥辣刺激性食物;各種污染等。

  許多中醫理論認為,因為肝脾腎虛,肝血虛、腎陽虛、腎氣不足,致令機體陰陽失衡,氣血失和,此時濕熱、風邪乘虛而入,客入肌膚,閉阻經絡血脈,肌膚不得溫煦,氣淤血滯,使毒素聚積日久、皮膚毛發失養,致黑色素脫失而成白斑。

  (1)祛風除斑內服方

  材料:

  當歸15克 、 熟地15克 、 生地6克、 女貞子15克(打碎)、墨旱連15克 、白蒺藜10克 、制首烏15克、

  川芎15克 、骨碎補20克 、補骨脂10克 、赤勺15克 、桑葚10克、 丹皮10克、 葛根10克、 杜仲15克、

  黑料豆30克 、烏梅10克 、甘草6克、 僵蠶15克 、蟬衣3克 ;

  方中以生地、補骨脂、白蒺藜、制首烏、旱蓮草、蟬衣、僵蠶,疏風除濕,解表散寒;配當歸、赤勺、 川芎、女貞子、 杜仲、桑葚、熟地黃等補氣活血,溫補腎陽,調和氣血,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及營養狀態,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促進色素島增多,使白斑縮小或消失。

  用法:

  每付藥,用文火煮30分鐘,每付煎煮三次,每次取200毫升左右,日服一劑,溫服。 一般一療程服用40--60付。

  注意:

  服用十幾付后,如果患處出現發紅,屬正常現象。服用30幾付時,患處會變黑,也可能脫一薄層皮。若是臉部,一般接受日光多,效果最先出現轉變黑色,這時要堅持服用。

  功效:

  此方屬平補氣血肝腎,祛風,無毒副作用,能疏風祛濕、通絡解表法、驅除致病外因;對發白、發稀、發細、血虛、腎陰虛、肝陰血虧虛,也有較好療效。若服用劑貼不夠,時間太短,藥物作用不顯著。

  (2)祛風除斑外用三方

  方一材料:

  補骨脂300克、酒精700CC

  用法:

  把補骨脂浸泡于70%乙醇700毫升中,密封7天后,過濾去渣,取液外用,用溶液少量外涂患處,每天3次。

  注意:

  要先用溶液少量涂一點,看看是否適應,如果不出現紅疹或小水泡,就可以使用,如果不適應,可以用下個外用藥。

  方二材料:

  烏梅50克、 生姜50克 ;

  用法:

  浸泡于100毫升百分之95的酒精中,1-2周,過濾,使用濾出液,用力涂擦患處,每天3--4次,每次2--5分鐘,最好白天用,配合光照效果才佳。

  方三材料:

  蛇蛻50g,

  用法:

  加水150ml煎汁,瓶貯,每次以棉球蘸藥汁,外搽白斑部,一日3~4次,堅持搽涂2~3月可以見效。

  功效:

  因蛇蛻有祛風、通絡、解毒之功。

  提示:

  服藥者要多曬太陽

  平常生活中,人體皮膚的色澤,不斷受外界環境及季節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特別由于陽光的照曬,每當夏季膚色會逐漸加深。所以在服中藥過程,患處要常曬太陽,能促進黑色素的生成,加速已形成的黑色素,從黑色素細胞轉移到表皮各層中去,使膚色加深,從而有利于白癜風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