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安東 程向東簡介

摘要: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程安東,程向東簡介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知道“鄉鎮企業城”至少在榆林城待了25年以上了吧?!當年還在上小學[捂臉][捂臉][...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程安東,程向東簡介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知道“鄉鎮企業城”至少在榆林城待了25年以上了吧?!當年還在上小學[捂臉][捂臉][捂臉]。以前的利德公司后面在現在的建委兩邊一直延伸化工廠周邊方圓十幾里。當年省長(那時候還是程安東)來榆林城視察鄉企城公安局“清一色”綠皮獵豹10幾輛(具體記不得了)威風的很啊!!!

1998年,在家種了五十多年地,一向老實巴交的農民楊志發當上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月薪8000塊,其他額外收入還不算。這年他53歲。

8000在90年代,是一個了不得的數目。這也許就是人們所說的,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吧!

那么,這么大的餡餅是怎樣砸中楊志發的呢?

那是1974年3月的一天,整個西安市已經很久沒有下雨了,臨潼西楊村的農民楊志發于是和本村幾個姓楊的村民一起為生產隊打井,灌溉農田。

楊志發在井下挖土,其他人則在井上提土。挖著挖著,楊志發一镢頭挖下去,突然挖到了一個硬東西上。當土塊掉落時,井壁露出一個黑東西。

當他又挖時,挖出了一個像真人一般高矮大小的“黑瓦人”。井上的幾個人看到吊上來一個殘俑頭,覺得這是很不吉祥的預兆,于是驚恐得溜掉了。因為以前也有村民挖出過這樣的東西,但都偷偷地把它按原樣埋好,而且再也不敢說出去。

可是楊志發就不信邪,他把俑頭和陶片裝了兩個架子車,拉到縣文化館。館長反復看了之后,斷定這是個文物,于是當即收下,并獎勵了楊志發30塊錢。

30塊錢在當時來說,是有些國家干部一個月的薪資。當然,對種地的楊志發來說更是一筆巨款了。不過因為是替生產隊干活,回村后,于是老實厚道的楊志發就把這30塊錢交給了生產隊隊長。

隊長隨即作出裁決,獎勵每位村民4個工分。那個年頭,西楊村每個工分也就值0.18元,不過隊長給了楊志發0.72元的獎勵。

這一年的7月7日,陜西省組織秦始皇陵秦俑考古隊進入該地區,開始勘察和展開清理工作。1975年8月,國務院決定建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事情越搞越大,村里的土地種不了了,村里有些人忙開始埋怨老楊,說把祖上先人才買了30塊錢。閑話嫉妒之聲四起,老楊在村里住不下去了,于是就搬到了不遠的驪山腳下的一個破舊房屋住了下來。

1998年6月26日,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訪華。他首先就要參觀兵馬俑,而且提出要會見發現這個世界歷史奇觀的人。于是陜西省政府立即安排楊志發會見克林頓

克林頓十分稱贊楊志發,并要求老楊為他簽名作個留念。可是楊志發不會寫字,于是只在簽名本上畫了三個小圓圈。

克林頓看著這三個小圓圈幽默地說:“你真不簡單,在中國的土地上打了一個圈,就打出了世界奇跡,希望你能夠去我們美國打幾個圈。”

事后,陜西省省長程安東派了一個當地最有名的書法家,指導楊志發寫姓名。經過幾個月的苦練,楊志發的簽名有如龍飛鳳舞。

克林頓的接見,楊志發的功績進一步得到政府的肯定。于是老楊被政府任命為兵馬俑名譽館長,月薪8000元人民幣。如果他每月在館內坐10天,給中外游人簽名,還可另得5000元的津貼。

你說他是不是很幸運?不過,更幸運的是他挖掘出了祖國的文化財富!#人物故事# #頭條歷史# #秦始皇兵馬俑#

#和平電影院# 位于西安市北大街與西七路十字東南角的和平電影院將于2022年2月1日大年初一正式新裝綻放,重新開業[中國贊]。

和平電影院始建于1957年,西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幾代西安人的記憶。自己第一次去和平電影院看還是2000年千禧年元旦之夜,記憶特別深刻。

記得那天晚上我和同學李義德、師衛國我們三個早早從學校出發去西安鐘樓觀看西安千禧年慶祝活動。當天晚上以西安市鐘樓為中心的四條大街加上解放路那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所有的道路上全是行人,車輛無法通行,可以說整個城里戒嚴了。

我們一直從五路口走到大差市再到鐘樓。那時候的鐘樓和四條大街、解放路的繁華程度是今天不可比擬的。

那天晚上凌晨12點鐘記得是省委書記李建國和省長程安東在鐘樓上敲響了新世紀的鐘聲,舞龍隊、鑼鼓隊還有南門廣場和鐘樓的煙火同時升空,那是一個歡天喜地、一派熱鬧,煙花璀璨。過了1點左右,人潮退去,我們三個就一路向北走,走到了和平電影院門口,三個人一合計就跑進去看通宵了。

千禧之年 2000,我們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紀,那一年稱之為千禧元年,一轉眼,已認為中年,22年過去了,一個個精神小伙變身油膩大叔了。感嘆時間如流水,歲月不饒人,祝愿大家依舊生活幸福、國家安康!#西安爆料# @陜西都市快報

《淮南曾有一座皇家寺院——高皇寺》

作者:趙愛麗

2019年10月13日

淮南,是一座年輕而又古老的城市,說它年輕,它因煤炭之故發展成為一個新型的能源城,發展歷史僅有百余年,說它古老,它擁有自春秋戰國建都的壽春,到民國時期,經歷了各個朝代的風雨歷程,同時也留下了淮南的悠久歷史,成為淮南璀璨的歷史足跡。今得一空閑,與友友們一起踏上了有著傳奇歷史故事的淮河北岸的高皇,一直以來對高皇就有著濃厚的興趣,曾懷著好奇之心來過一次,今日依然興趣不減,再次踏入高皇。高皇屬潘集地區,自清朝起一直都屬鳳臺縣所屬,高皇鎮也因此地曾有一“高皇寺”廟宇而得名,據嘉慶年間鳳臺縣令李兆洛所修《鳳臺縣志》記載,在縣城東北處有一座高大宏偉富麗堂皇的廟宇,曾于明正德十四年即1519年重修,并有碑文記載,高皇寺是何時建造的?高皇寺供奉的又是哪位皇帝呢?這是人們都想知道的問題,高皇,即高皇帝,也就是歷朝歷代的第一位開國皇帝,這一稱謂,無疑是地位至尊,規格極高,而高皇寺便是這品位最高的寺廟,中國歷代第一皇帝有不少,而高皇寺的高皇是哪個朝代的始皇呢?在高皇大集村有一位程思協老先生,曾發現了一個殘缺的石碑,并捐出了此碑,同時揭開了高皇寺的真實面紗,殘碑正面上雕刻有龍騰祥云圖案,這是皇家才能使用的圖案,為皇家器物,殘碑正面刻有八個篆字“敕建大龍興寺下院”,這便成了高皇寺的身份證明,“敕建”,即皇帝下令并撥資建造,說明高皇寺為皇家所建,而非民間廟宇,龍興寺,為皇帝興起之處建的廟宇,歷史上的龍興寺遍布全國,而“大龍興寺”只有鳳陽縣城北處有一個,那是一個規模極其宏大,大殿,法堂,僧舍共有381間房屋的大廟宇,于明初1384年而建的皇家寺院,而殘碑文上的“下院”即為大龍興寺的分院,這樣說來,高皇寺建于鳳陽大龍興寺之后,即1384年之后,這一推斷與《明太祖高皇帝錄》記載中得到了吻合,這個明太祖高皇帝正是朱元璋,而那塊珍貴的殘碑的負面也有八個篆字“鼎新重建高皇寺記”,高皇寺從明初到建國初,歷經600多年,清末民國時期,高皇寺舊貌尚存,民國三十年代,當地名人程汝瑞和鄉紳程蘭亭在鄉下創辦了“高皇小學”,由于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就把1——6級共幾百個小學生移至高皇寺內,趕走僧人,推倒塑像,高皇寺遭到了一定的損壞,在歷史的長河中,高皇寺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天災人禍,卻沒再能躲過洪水的侵襲,1950年,洪水沖毀了高皇寺部分房屋,1954年特大洪水,讓高皇寺徹底浸泡在水中,高皇寺再沒能注入人們的視線,洪水退去,高皇寺只剩一個個曾是香火繚繞的大殿,法堂及僧舍倒塌后,高出地面的臺子,后來人們就在這臺子上建房,高皇寺無影無蹤,隨著時代的推移,它的殘磚爛瓦也消失殆盡,這個曾為皇帝親自下旨,國家撥款建的皇家寺院,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它只留給了當地一個氣派的地名“高皇”,高皇寺原址就在大集村,大集村名也來源于高皇寺,因高皇寺為皇家所建,是沿淮地區地位至尊,品極最高的寺廟,高皇寺高大氣派,建筑恢宏,自然引來了八方鄉民到此叩頭上香,祈求平安,平日里人數眾多,香火極旺,逢年過節更是盛況空前,漸漸地高皇寺旁就形成了非常熱鬧的集市,因為集市人太多,相對于別的集市市場大了許多,所以人們就稱此集市為大集,現在這個村就叫大集村,這是一個古村落,這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原陜西省省長,省委副書記程安東正是從大集村走出去的省長,除此村,在高皇鎮中心地帶,還有高皇村,龍窩村,那可都是明初遺留下的皇家印跡。踏上這風水寶地,感受著曾經的皇家寺院那濃濃的繚繞著的香味,遙想著高皇寺曾給這片土地帶來的祈盼與熱鬧,步行十多公里,滿眼的美景與收獲,這片土地曾承載著人們美好的愿望,600多年后的今天已成為現實,望著這穿梭于日月之間奔流的淮河,久久地回味著這龍脈之鄉,皇家之氣……

本文程安東,程向東簡介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